聚居于湘鄂川黔的土家族人过年,比其他民族要提前一二天。俗规农历腊月大,二十九过年,腊月小,则二十八过年,称为过“赶年”。
关于“赶年”的来历,传说明朝嘉靖年间,土家族士兵奉旨调浙东沿海随胡宗宪、俞大猷征剿日本倭寇,因军令紧急,便提前过年后出征剿倭,土家军士作战勇敢,立下剿倭奇功,土家人为纪念此次出征,便形成过“赶年”习俗。土兵“剿倭”之说在《明史》、《明实录类纂》中找到相关的记载:明嘉靖三十五年(1556年),俞大猷出任浙江总兵官征剿沿海倭寇之乱。当时浙西的倭寇已被打得逃遁出海,而宁波舟山的倭寇倚仗地势险要难以攻克。朝廷征调川、贵麻寮、桑植的六千兵前往剿倭,“而简麻寮、桑植二司杀手九百人隶总兵俞大猷,令经营舟山之贼。”(《明实录类纂·军事史料卷》)俞大猷乘十二月二十夜间下大雪,令官兵及桑、麻二司兵从四面围攻舟山倭寇,一举全歼倭寇。
“桑、麻二司”指两族土司,而地处湘西的桑植县迄今土家族人口仍占59.6%,在当年更是土家族人较集中的聚居地,参与舟山剿倭的桑植兵员系土家族人无疑,且征剿时间恰好临近年关,这与传说中的时间相吻合。
土家族人过“赶年”,家家桌上都有一道“合菜”。当年土家族人给出征的子弟兵饯行,来不及置办宴席,就将猪肉大坨大坨砍开,与豆腐、萝卜、白菜、大蒜等数十种菜,混合煮成一大锅名曰“合菜”。喝酒则是喝“咂酒”,当年连酒都来不及一碗碗倒,而是直接在酒坛上插上竹管喝,名曰“咂酒”。
编辑:张家界民俗风情